“信创”发展背景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长期处于模仿和引进地位,国际IT企业巨头占据大量市场份额,也垄断了国内信息基础设施,并制定了国内IT底层技术标准,控制整个信息产业生态。 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崛起,作为国民经济底层支持的信息技术领域,受到国际竞争和打压,面对日益加剧的安全风险,我们必须尽快实现自主可控,于是有了“信创。

“信创”核心要求

技术先进
数据安全
技术成熟
产品完整
自主可控

“信创”的阶段目标

2013年
针对信创产业,国家2013年提出了“2+8+N”体系,包括党政和金融、电信、电力、石油、交通、教育、医疗、航空航天八大关键行业,并将信创全面应用到消费市场,党政信创启动最早,金融信创推进最快,后续有望向全领域纵深推进。
2022年9月
国资委下发79号文,全面指导国资信创产业发展和进度,要求所有央企地方国企落实信创全替代。
79号文的核心内容归纳如下:
全面替换(OA、门户、邮箱、纪检、党建、档案管理)
应替就替(战略决策、ERP、风控管理、CRM)
能替就替(生产制造、研发系统)
2027年
100%完成

信创相关国家政策(部分)

时间
部门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2020年1月
国务院
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政务信息化项目在报批阶段,需要对产品的安全可靠情况进行说明。
2020年3月
科技部
《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
到2025年,布局建设若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突破制约我国产业安全的关键技术 瓶颈。
2020年4月
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财政部等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按照办法进行网络安全审查。
2020年8月
国务院
《关于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为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制定出台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国际合作等八个方面政策搭施。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大力培育集成电路领域和软件领域企业。加强集成电路和软件专业建设,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一级学科设置,支持产教融合发展。
2020年9月
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
《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级的指导意见》
加大5G建设投资,加快5G商用发展步伐,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芯片、高端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关键软件等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动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合理有效投资。
2021年11月
国务院
《"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
提出壮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体系。开展软件、硬件、应用和服务的一体化适配,逐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软件企业建立产品质量全生命周期保障机制;加大对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2022年1月
国务院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着力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生产装备的供给水平,强化关键产品自给保障能力。